設計 影像 音樂 DESIGN IMAGE MUSIC

go! design

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│ 資本家與白領勞工抗爭

星期三, 1月 16, 2008 by MU-無


eye,原由 MU-無 上載。

那一天,我丟了飯碗 / 廖德明


在觀看這部紀錄片時,受到了許多的衝擊,這是部成功的記錄片吧!許多衝突和自白的場景,一波波的向心頭撞擊,宛如在眼前發生般的抗爭事件。

在全球面對資本主義思潮的體制潮流下,共產主義似乎也無法抵擋這樣的趨勢…。或許資本主義變了相,經由創造”它”的人們不斷的改變、內化。面對金字塔結構的精英份子似的思維,在底層位置的角色也形成被支配、奴役。這似乎人類千年來的宿命,不斷的自我體系內發生順從與挑戰。

面對社會學的課題,社會的流動性是不可忽略的,就如文化的定義,文化是有著共同的慣性動作,不加思索便有著共通的意念型態,是會隨著時代改變,具備了流通變化。台灣的企業文化與價值,造成許多中小企業的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,對於企業的不信賴與無奈。在觀看這部紀錄片時,發覺自我也和片中的白領階級勞工的意識形態一樣,以為自己有著學歷和努力吃苦,不會發生被宰制的命運。這或許是個警訊,資本主義加上自由主義的相互融合異化,追求企業最大利益
,是其中心概念。在以追求最大利益的前提下,降低成本就是獲利。勞工往往至資本家在追求企業價值內第一優先考慮的環節;這樣來看好了,現今中國的崛起,即驗證了勞工優先決策的條件。因為勞工要照顧的條例法規繁複,不如機器簡單俐落。這樣的價值,是在某種狀態下,將人物化及支配;這也是社會學不斷探討的議題,整個環境之於群體,群體之於個人。

在全球化的潮流下,越趨於同質性思潮,將資本主義吹到全球各個角落,隨著未工業化的國家也受到文化殖民的感染,民族特性逐漸消失,邁向”進步”國家的腳步。不斷的開發,製造需求在這樣的資本制度下,過度的剩產,給予族群不斷的追求無止境消費,一種消費迷思。

在片尾,自白的白領勞工也道出了重心:我一直以為自己只要肯努力,這樣的遭遇不會在自我身上發生,以為可以置身其外,原來,這個社會是流動的,互相交互影響…。

Filed under having  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