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 影像 音樂 DESIGN IMAGE MUSIC

go! design

北爛的芭樂特V.S美國文化

星期四, 11月 22, 2007 by MU-無


Borat: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/Larry Charles

藉由一個虛構的角色面對不同文化的認知,看似愚蠢的行為透露出,所謂文化的刻板印象。向來以全球強權的美國大佬心態,在此片中也表露無遺,自傲、空洞的中產階級文化…。##ReadMore##

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
此片對美國社會的”價值”開了一個大玩笑。大學兄弟會、女性主義者、中產階級的宗教儀式、所謂的社交禮儀、種族主義、民族主義。片中人物對於芭樂特怪異的舉止言語,都給予寬恕的心態。美國人對於第三世界的文化刻板印象,一一呈現。此外,芭樂特對於黑人文化卻未多著墨,只是淡淡的將其衣著文化帶過,並未將其嘲諷。或許黑人文化不是編導攻擊的對象,對於白人的”優越文化”卻大大的將了一軍。背後的種族中心主義,嘲諷種族主義編導自身卻也產生一種偏見的種族主義…。

美式中產階級的文化
女權主義的嘲諷
對於來自一個其他文化的族群面對所謂的權力認知,卻出現不知所措,甚至發怒。對於女權主義,真的只是要一個平等的對待還是在不自覺中也陷入一種”權力的偏執”?
中產階級社交禮儀的挑戰
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給予同情及寬恕,在憐憫他人時呈現的一種”因為你是落後無知的,所以我們應該教導正確的方式”。在妓女出現時,崩盤的檯面只是告訴我們,中產階級對於自我的高傲和對於階級的歧視。
瘋狂的宗教儀式
美國現代人的心靈空洞可藉由此現象觀察,極端的個人主義思維的泥淖。在美國社會文化中習以為常的心靈療傷團體,藉由虛無的意識形態獲得滿足,這些群眾,要的或許不是上帝,而是一個認同的族群,藉由在他人身上看見自我的存在。

對於美國文化
芭樂特影隱喻著對美國文化的質疑,價值觀並不是單一而絕對,不知道在創下漂亮票房的美國觀眾,對於自我文化的認同,看過此片之後只是一笑置之還是有所省思?

Filed under having 4 意見  

關於過去的美好

星期三, 11月 14, 2007 by MU-無



Good bye, Lenin!(2003) / Wolfgang Becker

社會主義在前個世紀於世界各地興起,與資本主義相抗衡,今日,社會主義的國家皆已凋零,過去的社會主義強權已不復在。對於資本主義信奉者,這是個全面的勝利,連中國這以社會主義為體系的共產國家,也逐漸的融入資本主義的概念,最近的南北韓會晤,似乎也宣告著資本主義的銳不可擋。##ReadMore##


一個德國自家出產的電影,描述著東西德合併後的社會現象,關於體系的破滅及另一體系的崛起。日前看過也是德國自家所拍攝的”帝國毀滅”,是一描述著希特勒逐漸破敗的帝國,於簡短的數十天所產生的變化。

德國人似乎在省思著過去,探討著過去所信奉的信念,在今日全球資本主義風潮下,所呈現的可笑。

此片中,時時可見資本與社會主義的概念衝突與對比,對於社會主義的嘲諷。導演以詼諧的態度來處理這樣的一個歷史事件,不斷出現對社會主義的批判,但卻又呈現社會主義下人民精神上的神聖。

或許,片中代表過去東德人民的母親,其言行是可笑的,但我卻發現,那美好的信念,在無知的人民,被整個國家機器灌溉的思維下,她是一個神話,奉獻無私的信念。資本主義的信念是金錢,擁有金錢即代表擁有權力,所謂的私有財產,也是賦予有錢或權的人,在所謂主流價值的資本主義當中。

我並未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成長,不知其生活的信念真諦,以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主義,當然會覺得社會主義其中的破綻或不合理,這是一個由大多數人所建立的”價值”,人必須以金錢來衡量價值,私有財產的制度,所謂的社會正義…。

如果今日是一個社會主義盛行的世界,很難想像,哈,以社會主義來批判資本主義的可笑,對於人性自私的批判,權力關係的平衡,社會會主義的”正義”…?

這樣想想還蠻有趣的。

Filed under having 1 意見  

貝克...和拼貼惡搞

星期五, 11月 09, 2007 by MU-無



Beck官網

94年以Loser一曲震驚樂壇,一度成為當時國歌般的在各大媒體強力播放,擅長折衷的拼貼融合了Folk、Blues、Country、Rock、Funk、Hip Hop、Electro,與另一回歸基本的Acoustic Folk-Based歌曲。

官網一樣不改Beck的惡搞功,層疊拼貼的畫面,流暢的轉場收合,與其音樂一樣的調性,具備可看性。